向南,向南,一路向南。搭乘著中新南向通道的“快速列車”,甘肅擴大對外開放迎來更加光明的前景。
渝、桂、黔、隴4省區市簽訂合作共建框架協議,開通南向通道貨運班列,加快物流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以來,甘肅積極融入參與中(國)新(加坡)互聯互通項目南向國際貿易物流通道(以下簡稱“中新南向通道”)建設,加強省際間的溝通對接與合作,共同推進中新南向通道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記者從省商務廳了解到,繼9月29日甘肅成功開行兩趟中新南向通道貨運班列之后,11月20日又首次開行國際冷鏈測試班列。截至目前已發運公鐵海多式聯運貨運班列4列,載貨量4200噸,總貨值4100萬元,將甘肅蘋果、洋蔥等特色農產品出口到泰國、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自此,一條伸向南方的運輸大通道,將偏居西北一隅的甘肅,融入了全方位開放共同發展的世界大舞臺。
加大省際合作,協同推進南向通道建設
中新南向通道是中國和新加坡政府間重要的合作項目之一,是我國新開辟的兼具內外貿功能的國際鐵海聯運大通道。中新南向通道建設高度契合“一帶一路”建設和西部大開發戰略,是深入踐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加大西部開放力度”等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
中新南向通道以重慶為運營中心,以廣西、貴州、甘肅為關鍵節點,利用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向南經貴州等地,通過廣西北部灣等沿海沿邊口岸,通達新加坡及東盟主要物流節點,進而輻射南亞、中東、澳洲等區域。向北與中歐(渝新歐、蘭州號)班列連接,利用蘭渝鐵路及甘肅的主要物流節點,連通中亞、南亞、歐洲等地區。
今年9月底,隨著舉世矚目的蘭渝鐵路全線通車運營,打通了我國西南與西北一條最便捷的通道。甘肅在這一通道上的重要地位凸顯,向西,在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的戰略通道、商貿物流樞紐和人文交流基地;向南,通過積極參與南向通道建設,實現我國西南與西北、中亞與東南亞、“一路”與“一帶”的三個聯通,使甘肅逐步形成“東進西出、南來北往”的全方位開放格局,真正把甘肅打造成“一帶一路”建設的綜合交通樞紐和“黃金通道”。
基于這一戰略優勢,省委省政府搶抓機遇,積極謀劃和參與中新南向通道建設,主動加強和保持省際間的溝通與交流,達成共識,合作共建,協同推進南向通道建設加快發展。
今年6月,省政府組織代表團先后赴廣西和重慶就共同推進南向通道建設進行對接交流。7月5日,甘肅與廣西兩省區在蘭洽會期間簽署了《共同推進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建設合作框架協議》。8月31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四省區市政府簽署《關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協議》。四地政府協同聯動在完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搭建通道管理運營平臺、促進沿線地區經貿聯動、形成跨國跨區域信息互通、推進通關一體化建設等方面加強合作,推動體制機制和政策創新,加快將南向通道建設成為我國西部內陸地區新的出海骨干通道及西北、西南地區直達東盟地區的主通道。
今年以來,甘肅與重慶、廣西、貴州緊密協作,認真履行《關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協議》,遵循“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推動通道前期重點建設任務落實。省政府成立中新南向通道建設工作推進組,下設鐵海聯運、貿易和通關一體化、人文旅游、臨海飛地經濟、大數據等5個工作小組,加快推進中新南向通道建設。
目前,甘肅南向通道建設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有序推進,南向通道貨運班列每月下旬如期開行并加大推進與中歐中亞貨運班列的銜接,甘肅南向通道建設物流運營平臺企業正在加緊組建,蘭州新區中川北站作為中亞班列發運地、蘭州港務區作為南亞班列和南向通道貨運班列發運地,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蘭州逐步形成國際物流大樞紐,為貨運班列營運能力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開行貨運班列,構建南北物流大通道
9月29日,在蘭渝鐵路全線開通運營當天,甘肅組織開行兩趟南向通道貨運班列。其中,蘭渝貨運專列從蘭州到重慶,首發載貨為鋁鑄件、洋蔥等內貿貨物;隴桂鐵海聯運貨運專列為石棉、純堿、洋蔥等出口貨物,一部分貨物經蘭渝線等到達廣西欽州港后轉海運抵達印尼泗水港和越南胡志明港,一部分貨物到達南寧站后走陸路從廣西憑祥口岸出口越南。
11月20日,甘肅又開行蘭州至廣西北部灣國際冷鏈測試班列,共載貨25車,主要是甘肅地產蘋果、洋蔥和有色金屬產品等。貨物抵達廣西北部灣欽州港后,再通過海運出口至泰國、緬甸等地。
9月29日至12月7日,經中國鐵路蘭州局發往南寧局、成都局、昆明局的煤炭、石油、焦炭、鋼鐵、糧食、化肥農藥、化工品等貨物累計53234車、306萬噸,有效滿足了西南省區市生產生活需要。
為有效組織南向貨運班列開行,省商務廳積極與各方協調,測算運輸成本,分析貨源流向及規模,積極協調動員企業落實班列貨源。省發展改革委加強組織協調,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全力保障貨運班列開行,與蘭州國際港務區班列承運企業共同制定裝載方案,盯控車輛集結,確保運到時限。蘭州海關、甘肅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積極為出口貨物提供便利化通關服務。
“甘肅、四川、重慶、貴州、廣西五省區市是我國能源資源最為富集的地區,也是我國重要的化工、汽車、電子工業基地,發展后勁足、市場潛力巨大。”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分析說,打通隴桂鐵海聯運大通道,對加快西部大開發、建立我國重要的南北商貿物流大通道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蘭州鐵路口岸、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已經建成運營,蘭州進口肉類查驗場、進口冰鮮及水產品指定口岸已通過國家質檢總局驗收,武威進境木材監管區建設正在申請驗收。利用南向通道鐵海聯運,可以進一步拓展甘肅蘋果、馬鈴薯、中藥材等農產品和有色金屬等工業品出口東南亞市場。同時,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時令新鮮水果、水海產品、大米等直接進口到甘肅及西北市場,增加進口,擴大社會消費。
強化基礎建設,打造“一帶一路”建設物流大樞紐
經過渝、桂、黔、隴四省區市互促共建,中新南向通道建設取得一系列積極成果。9月22日,四省區市在敦煌召開南向通道建設工作推進會,進一步加強南向通道合作共建,努力把南向通道建成有機銜接“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
11月9日,中新(重慶)示范項目管理局牽頭組織重慶、貴州、廣西、甘肅相關政府部門和部分企業代表在貴陽召開工作推進會,進一步完善合作機制,強調四省區市要倍加珍惜目前的良好局面,乘勢而上,齊心協力,讓南向通道建設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
按照四省區市框架協議確定事項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甘肅將在完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搭建通道管理運營平臺、組建市場化運營主體、促進沿線地區經貿聯動、實現跨區信息互通、推進關檢一體化建設、組織班列常態化發運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夯實南向通道建設的基礎。
特別是在物流基礎設施方面,省發展改革委正在牽頭制定甘肅南向通道建設實施方案,加快南向通道建設所需的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拓展和完善省內物流樞紐節點基礎設施的服務功能,努力構建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和運行體系;統籌蘭州、武威、天水三大陸港和蘭州、敦煌、嘉峪關三大空港及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蘭州鐵路口岸等資源,建設甘肅南向通道省級綜合物流運營平臺,在甘肅重要節點城市集中打造中歐、中亞、南亞以及南向通道鐵海聯運等班列貨源集散地。
同時,甘肅將進一步加強與渝、桂、黔三省區市的合作,加強政策及體制機制創新,破解瓶頸制約,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南向通道建設全方位發展,推動甘肅對外開放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寬領域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