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貫徹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落實措施的通知
發表時間:2017/3/30 9:18:53
甘商務流通發〔2017〕91號
各市州商務局,蘭州新區商務局,廳相關責任處室:
為貫徹落實《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發展改革委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甘政辦發〔2017〕7號)要求,結合省廳職能,研究提出了《關于貫徹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的落實措施》,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甘肅省商務廳
2017年3月27日
關于貫徹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的落實措施
為貫徹落實《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發展改革委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甘政辦發〔2017〕7號)精神,切實解決商貿物流領域長期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等突出問題,進一步提升商貿物流業發展水平,結合省廳實際,提出如下落實措施:
一、深化改革降成本
(一)推動貨物運輸便利通行
1、配合交通運輸、公安等管理部門,做好進一步優化貨運車輛通行管控工作,對企業從事生活必需品、藥品、鮮活農產品和冷藏保鮮產品配送,以及使用節能與新能源車輛從事配送的,優先給予通行便利。合理確定配送車輛停靠卸貨區域。(各市州商務局、蘭州新區商務局、廳流通業發展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2、按照國家口岸辦的統一部署,依托電子口岸公共服務平臺,積極探索關檢合作"三個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單一窗口"試點,推進口岸相關部門落實"三互"(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大通關建設,加快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業務申請一口受理,數據一次遞交,審批并聯進行,結果一口發布的跨部門共建共享機制,為推動貨物運輸提供便利化條件。(省口岸辦負責)
(二)優化商貿物流市場監督管理
1、配合、協同有關主管部門,加強對商貿物流市場的監督管理,推動商貿物流行業與公安、工商、交通、保險等部門的信息共享,推動商貿物流從業單位和從業人員信用信息檔案、物流業信用體系建立工作,納入國家統一的信用信息平臺。增強商貿物流企業誠信意識和安全意識,建立跨地區、跨行業的聯合懲戒機制,定期發布嚴重失信"黑名單",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用甘肅"網站等及時向社會公開,完善商貿物流企業及相關責任主體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加強商貿物流信息安全管理,提高網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各市州商務局、蘭州新區商務局、廳流通業發展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對商貿物流業市場競爭行為的監督檢查,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物流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和行業壟斷、地方保護等行為。(各市州商務局、蘭州新區商務局、廳法規及公平貿易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快技術創新行動
(三)加快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按照商務部物流標準化試點工作基本要求,深入推進物流標準化和智慧物流企業試點工作,總結進入國家第二批物流標準化和智慧物流企業試點經驗,擴大示范影響,充分發揮試點典型帶動作用,力爭使我省更多企業進入國家試點,全面推動托盤標準化等技術標準在全省商貿物流領域的普及應用,逐步建立托盤共用體系,推進管理軟件接口標準化。在區域商貿物流服務體系構建過程中,注重對倉儲和轉運設施、運輸工具、停靠及卸貨站點的標準化建設和改造。推進商貿物流單證票據標準化,推行物流全程"一單制"。調動企業在標準制(修)訂工作中的積極性,鼓勵重點商貿物流企業參與專業領域物流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的制(修)訂和標準化試點工作。(各市州商務局、蘭州新區商務局、廳流通業發展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建設商貿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鼓勵省內商貿物流和流通企業加快建設商貿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運用大數據等先進信息技術,推進平臺間信息互聯互通。(各市州商務局、蘭州新區商務局、廳流通業發展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促進物流信息互聯共享。加快物流新技術應用步伐,支持企業改造升級現有物流信息系統,實現物流企業與商貿流通企業、生產企業及相關管理部門之間的數據共用、資源共享。大力推進物聯網技術、射頻識別技術、衛星實時監控等新技術在共同配送工作中的應用水平。引導企業在物流活動中采用國家推薦的標準托盤和集裝單元,實行貨物生產、包裝、裝卸、運輸的全過程標準化管理,推動大型連鎖零售企業率先采用標準化托盤共用系統,提高托盤使用率。(各市州商務局、蘭州新區商務局、廳流通業發展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完善流通網絡體系行動
(六)優化商貿物流建設布局。以《甘肅省商貿物流業發展專項規劃(2015-2020)》為指導,努力構建蘭白、天水、酒嘉等三個重點商貿物流基地和武威、金昌、張掖、定西、平涼、慶陽、隴南、臨夏八個區域性物流中心的商貿物流發展格局。(有關市州商務局、廳流通業發展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積極發展多式聯運體系
1、圍繞推進中歐國際貨運班列常態化運行工作,配合省財政廳、工信委做好中歐、中亞國際貨運班列補貼資金審核工作。
2、加強與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溝通銜接,進一步改善通關環境,提高通關效率。
3、引導進出口企業在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進行貿易時,盡可能利用我省國際貨運班列進行貨物運輸。(廳對外貿易處負責)
(八)健全農村物流配送網絡
1、全力推進大型商品交易市場建設(有關市州商務局、廳市場體系建設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在繼續推進八大商品交易市場建設的同時,2017年在全省沒有大市場的市州,支持建設2-3個全國性、區域性大型商品交易市場。通過幾年建設,到2020年實現大市場14個市州全覆蓋。結合市州農產品產業優勢、區位優勢和流通效率,繼續在全省引導開展公益性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試點。探索完善公益性農產品市場的投資保障、運營管理、市場監管機制和公益性功能實現機制,加快構建全省公益性農產品市場體系。
2、高標準建設重點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有關市州商務局、廳市場體系建設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根據商務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商品交易市場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及《甘肅省農產品市場體系發展規劃(2016-2020年)》,依托我省馬鈴薯、洋蔥、高原夏菜、果品、中藥材、牛羊活畜等特色大宗農產品產地,按照扶優扶強的原則,開展重點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2017年,在全省重點農產品產地建設10個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2020年實現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主要縣區全覆蓋。
3、認真開展縣鄉便民市場建設(各市州商務局、廳市場體系建設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繼續在全省推進100個以縣鄉集貿市場為主,社區肉菜市場、活畜交易市場、農機農具交易市場為輔的縣鄉便民市場建設,解決農產品"買難、賣難"問題,為市州相關產業發展提供支撐平臺,力爭2017年底實現便民市場重點鄉鎮全覆蓋目標。
4、大力推進全省農產品流通骨干網建設(有關市州商務局、廳市場體系建設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落實 "全國農產品流通骨干網"行動計劃,積極跟蹤商務部、國家開發銀行共同推進全國農產品流通骨干網建設工作進展情況,根據編制上報的我省2016-2017年度項目建設計劃表和項目滾動表,爭取商務部將更多的我省市場建設項目列入全國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中,得到國家開發銀行組合金融支持,切實促進我省農產品流通骨干網建設。
5、大力開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和冷鏈流通標準化工作(有關市州商務局、廳市場體系建設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積極爭取商務部支持,將我省列入國家農產品冷鏈流通示范試點省份,同時配合省發展改革委在全省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項目建設,通過項目建設,有效提升我省農產品冷鏈流通基礎設施、信息化和標準化水平。積極引導商務部批準的我省酒泉市特爾鮮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農產品冷鏈流通標準化試點企業,結合示范工作實踐和市場需求,健全冷鏈流通標準體系,推動標準化設施設備應用,強化標準化冷鏈操作管理,推動形成我省農產品冷鏈流通良性發展機制。
6、推進我省中藥材主產地中藥材倉儲物流基地建設(有關市州商務局、廳市場秩序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依托天士力中天等中藥材物流基地,建設集初加工包裝、倉儲養護、物流配送及追溯管理于一體的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提高中藥材物流的組織化、標準化和現代化水平。
(九)完善城市物流配送體系。推動實施城市共同配送物流工程,重點建設蘭州、白銀、天水、平涼、武威、酒泉等城市共同配送系統。
1、完善城市共同配送節點規劃布局。從實現物流資源利用的社會化、物流資源信息共享、提高重點商品共同配送率為出發點,加強試點城市商貿物流設施規劃布局,構建以重點商貿物流園區、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共同配送點等物流節點為支撐的城市共同配送網絡體系。
2、實現城市公共配送車輛的標準化。鼓勵通過新購或改造的方式,組建"五統一"的城市配送專用車隊,逐步建立以標準化城市配送車輛為主體的城市貨運車輛體系,對不符合標準的配送車輛不予注冊營運。推進貨運公交定點定線運輸,定點裝卸,推廣使用標準化托盤,降低物流過程成本。
3、建立城市共同配送信息平臺。鼓勵商貿企業信息平臺與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對接,信息系統與各配送車輛對接,企業間的信息與業務流程對接,實現電子數據交換和物流信息共享和供需對接。
4、建設末端配送網絡。支持連鎖、快遞企業充分利用現有零售終端網絡或快遞配送站點,在住宅小區、商務區、農貿市場、機關、學校、醫院等地新建或提升改造標準的共同配送末端配送店,同時對社會提供快速消費品的配送、包裹快件收寄等綜合服務。鼓勵在快遞包裹收發密集區(例如:院校、政府機關、寫字樓等)建設公共自助提貨柜。(各市州商務局、蘭州新區商務局、廳流通業發展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聯動融合發展行動
(十)促進商貿業與物流業融合發展
1、加強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應用,探索"商貿+互聯網+物流"融合發展新模式,增強物流協同服務能力,提升物流服務質量和效率,降低實體商貿企業物流成本。鼓勵傳統商貿物流企業功能整合和業務創新,積極發展定制物流服務,進一步優化物流組織模式,不斷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滿足日益增長的個性化物流需求。(各市州商務局、廳流通業發展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2、支持國內外大型電商企業和快遞物流企業在我省設立智能倉儲配送中心。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著力解決快遞物流運營車輛規范通行、末端配送、電子商務快遞物流從業人員基本技能培訓等難題,補齊電子商務快遞物流發展短板。
3、鼓勵有條件的商貿流通企業利用現有商業設施改造建設消費體驗示范中心,發展體驗式消費業態,增強實體店體驗式、全程式服務能力。加快推進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配送和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發揮電子商務在農村流通升級轉型中心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各市州商務局、蘭州新區商務局、廳電子商務處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降本增效保障行動
(十一)加大資金投入。省廳及各市州商務局要統籌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專項基金、省級及地方預算資金,發揮政府投資示范帶動作用,積極支持具有公益性和公共性、帶動示范作用強的多式聯運轉運設施、城鄉配送網絡、農產品冷鏈物流、物流標準化和信息化等物流項目建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鼓勵商貿物流企業加大投入,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多渠道籌措項目建設資金。
(十二)發揮好行業協會作用。更好地發揮省物流行業協會、省物流學會、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等行業協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做好行業運行監測與調查研究、技術推廣、標準制(修)訂和宣傳推廣、信息統計、咨詢服務、人才培養、理論研究、國際合作等方面的工作。鼓勵行業協會健全和完善各項行業基礎性工作,積極推動行業規范自律和誠信體系建設,引導支持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共同推動物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十三)加強組織協調。全廳上下要充分認識商貿物流業降本增效的重大意義,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我省一系列支持物流業高效發展的文件精神。各市縣商務主管部門要以提高商貿物流效率、降低商貿物流成本為重點,結合本地區實際繼續發揮好商貿物流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省廳要加強協調指導,并將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及好的經驗和做法,及時報送省發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