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產業的幾種商業模式
發表時間:2018/2/13 11:07:54
在冷凍食品生產銷售鏈條中,冷鏈物流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又可以分解為倉儲、運輸、配送等環節。在產業風口的推動下,冷鏈物流行業的每個環節都涌現出了很多頗具特色的代表企業。冷鏈物流市場競爭者可分為四類,一是由傳統物流企業轉型,二是生產商自建自營的冷鏈部門,三是專業冷鏈服務商,四是國內外冷鏈巨頭設立的合資企業。
模式一:倉儲型
冷鏈物流主要基礎設施是人們常說的冷庫,我國冷庫資源依然不充足,與歐美發達國家仍有一段差距。現階段我國冷庫方面還呈現出資源分布不均衡、制冷技術落后、倉儲設備陳舊等現象。據統計,2016年全國排名前10的冷鏈倉儲運營商冷庫保有量為930萬立方米,占整個市場的10.5%;排名前30的運營商冷庫保有量為1531萬立方米,占整個市場的17.3%。運營分散現狀使得企業各自為政,無法形成規模效應進行優化調度,以致拖累行業整體盈利水平。
模式二:運輸型
運輸型是指從事貨物低溫運輸業務為主,包括干線運輸、區域配送以及城市配送。目前,我國冷鏈物流行業按此種模式運營的代表企業有雙匯物流、榮慶物流、眾榮物流等,除了榮慶物流屬于傳統物流轉型之外,雙匯物流和眾榮物流都是從企業物流逐步發展成物流企業。
模式三:配送型
冷鏈物流行業中最常見的是配送型企業,他們以從事城市低溫倉儲和配送一體業務為主,其冷鏈物流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模式四:綜合型
綜合型是指以從事低溫倉儲、干線運輸以及城市配送等綜合業務為主。和單一的冷鏈物流企業不同,其業務比較廣泛,涉及到倉儲、運輸和配送等各個方面。
模式五:供應鏈型
供應鏈型是指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到終端整個過程提供低溫運輸、加工、倉儲、配送服務,然后由分銷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將供應商、制造商、物流商和分銷商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該商業模式國內近兩年才興起。
生鮮供應鏈則是物流企業進化的新高度,包括供應鏈管理、供應鏈服務和供應鏈金融,而物流則是供應鏈服務的基礎服務,是供應鏈鏈條的一個環節。供應鏈公司是沒有車輛的物流公司,沒有牌照的金融公司,沒有貨物的貿易公司。
模式六:電商型
冷鏈物流發展如此強勁,一個重要因素是生鮮電商的推動。2012年生鮮電商開始蓬勃發展,與之配套的冷鏈物流也隨之發展。在冷鏈物流商業模式中,電商型冷鏈物流是一種新興模式。主要指的是那些生鮮電商企業自主建設的冷鏈平臺,他們除了自用之外,還可以為電商平臺上的客戶提供冷鏈物流服務。
模式七:平臺型
在冷鏈物流迅猛發展的今天,依然存在著散亂的問題。面對資源信息的不對稱,有一些平臺型冷鏈脫穎而出。該模式是指以大數據、物聯網技術、IT技術為依托,融合物流金融、保險等增值服務,構建“互聯網+冷鏈物流”的冷鏈資源交易平臺。(甘肅省物流行業協會 岳建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