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未來是一件難事。2017年中國快遞領域波詭云譎,風起云涌,更讓2018年的中國快遞市場充滿種種變數。好在任何事件發生之前總有蛛絲馬跡。循著這些跡象,本人從以下十點對2018年中國快遞行業的發展做一預測:
一、走出去,國際市場將成競爭新戰場
中國快遞要走出去已喊了多年,但總體而言步伐相對緩慢。隨著快遞行業不斷發展的跡象表明,中國快遞企業加速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戰略布局,2018年中國快遞市場爭奪戰將從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的“最遠N公里”延伸。
個性化、細分市場,將會迎來爆發式增長消費者對快遞服務的需求已經出現分化,同質化服務已不能完全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寄遞需求。
二、2018年,快遞市場細分
隨著快遞網、快運網、同城網的獨立運行,企業提供的產品將更加契合市場需求,“大包裹”“冷鏈運輸”“生鮮配送”等寄遞需求將被釋放,得到更大程度的滿足。為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當日達”“限時達”“預約配送”等各類時效產品會受到中高端客戶的追捧,成為新的增長點。
三、新常態,安全監管倒逼企業加速轉型升級
2017年“100%實名收寄”、“100%收寄驗視”、“100%過機安檢”三項制度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到重視,違反三項制度的企業受到嚴肅查處,在全行業形成了“安全生產怎么強調都不為過”的共識。可以預見,2018年郵政業安全監管會更嚴,這將倒逼企業特別是基層網點完善管理制度,加大投入對基礎設施進行升級迭代,彌補過去多年粗放式發展的欠賬。做不到這一點的企業或將被淘汰出局。
四、切蛋糕,總部與加盟商利益格局重塑
總部與加盟商在同一品牌下結成了利益共同體,但在法律層面上又是獨立的利益主體。過去幾年,總部切走的利潤過多導致加盟商利潤率大幅下降,后續投入的動力不足,已經影響到末端網點的穩定性。而網點的穩定性又被視為品牌快遞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2018年,總部出于對品牌價值的整體考量,或通過降低罰款、調整派費等方式對加盟商加以扶持,重塑總部與加盟商的利益分配格局。
五、調價格,快遞服務價格將在波動中提升
連續多年的價格戰讓基層快遞企業背負了沉重的經營和生存壓力,快遞價格已經不能完全反映出快遞服務的價值。2018年,受綜合運營成本、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可以預見快遞價格會有一定程度上浮,因價格戰并未結束,其間快遞價格或存在波動和反復,但總體趨勢應該在現有水平上有所提升。
六、分水嶺,網點生存最困難的時期或已過去
2017年基層網點生存困難的問題被擺上臺面,成為輿論的焦點。在此之后,關注末端生存狀況,改善一線從業者職業環境被提上議事日程。主要快遞企業全部完成上市,在保證承諾業績的前提下,對市場份額的占有相對于上市前略為寬松。基層網點生存最困難的時期或已過去,但提質增效的壓力依然存在,不排除一些缺乏競爭力的網點在2018年被淘汰。
七、用工荒,2018年用工荒問題將尤為凸顯
當前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消失,人工成本是基層網點運營中最大的成本構成。過低的快遞價格和計件提成的薪酬,讓快遞從業者的薪酬待遇仍舊維持在五年前的水平,甚至有所下降。缺乏吸引力的薪酬和繁重的勞動壓力,使快遞從業者的職業忠誠度受到沖擊。2018年春節后,如果返鄉快遞員不再返回城市,或返回城市后對再次擇業持觀望和選擇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節后的用工緊張。
八、自動化,人工智能在更大程度上取代人工作業
2017年“小黃人”等科技創新應用的驚艷亮相在某種程度上沖擊和改變了社會各界對快遞業的固有認知。近年來,主要快遞企業大量引入自動化、半自動化設施設備,科技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已成趨勢。2018年,伴隨著各項科技創新成果在快遞業的應用從大型分撥場地向二三級轉運中心或較大的基層加盟網點下沉,人工智能將在更大程度上取代傳統的人工作業。
九、大兼并,向產業鏈不同板塊延伸
“打通上下游、拓展產業鏈、畫大同心圓、構建生態圈”的20字發展思路為快遞企業找到了新發展路徑,特別是在主要快遞企業先后上市,在資本助力下,快遞企業有了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的資本實力。未來,單純用“快遞”二字已經很難全面準確地概括主要快遞企業的業務范圍。預計2018年,快遞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將向產業鏈的上下游及同業中的不同板塊延伸,以快速彌補企業發展短板。
十、大融合,傳統快遞與“泛快遞”跨界
在社會公眾認知中,他們已經很難將快遞服務和新興的送餐等“泛快遞”服務進行區分。2018年,隨著主要快遞企業的C網(同城網)相繼啟動,以及原有的同城配送企業更多地承接電商平臺的落地配業務,傳統快遞和“泛快遞”的界限將更加模糊。從快遞業滿足消費者不同服務需求的角度考量,傳統快遞企業收購落地配企業、傳統快遞企業與“泛快遞”企業跨界融合將成為新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