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民勤,陽光炙烤著大地,卻阻擋不了蜜瓜田里人們忙碌的腳步。在民勤縣收成鎮蜜瓜交易市場,一輛輛郵政貨車正在有序裝貨,綠底白字的“中國郵政”標識在金黃的蜜瓜堆旁格外醒目。瓜農們忙著將剛采摘的蜜瓜進行打包,直播間里的主播在鏡頭前展示著新鮮出爐的“瓜王”,郵政網點的工作人員耐心核對著訂單。這些忙碌的場景,正是甘肅郵政打造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模式、破解民勤蜜瓜“銷售難、寄遞難、融資難”的生動實踐。
寄遞護航 從“運輸難”到“48小時鮮達”
7月23日凌晨,民勤縣收成鎮中和村,年過七旬的瓜農王建業看著1500公斤剛采摘的“金色年華”蜜瓜被裝上郵政貨車,眼中滿是喜悅。這些帶著沙土清香的蜜瓜,將在3天內運達全國28個省份的城市。“以前運瓜最怕爛,好好的瓜等運到客戶手里就爛了一半,心疼得很。現在郵政的包裝和時效讓我們很放心。東湖郵政所的人每次都堅持上門提供打包、運輸一條龍服務,我這老頭子也能在線上賣瓜了。”王建業手捧著蜜瓜說道。今年,他種植的10畝蜜瓜已通過郵政寄出了300多件。
王建業的安心,來自甘肅郵政對寄遞環節的全鏈條升級。民勤蜜瓜皮薄肉嫩,過去因運輸損耗率高達12%。為此,不少外地客商望而卻步。為破解“運輸難”,甘肅郵政創新推出“駐點收寄+整車直發”模式,在收成、西渠等四大主產區設立收寄點,研發“蜂窩緩沖+恒溫保鮮”包裝,將損耗率降至3%以下。“我們試過網袋、珍珠棉,最后確定用粗網套加定制紙箱,既防壓又透氣,成本還低。”武威市郵政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占龍拿起一個包裝好的蜜瓜展示道,“你看,兩個瓜一箱,大小剛好,運輸時不會磕碰。”旺季時,日均15萬件的發貨量,靠的就是這套“時效密碼”。
“注意輕放,這箱是發往上海的‘瓜王’。”在收成鎮蜜瓜交易市場,郵政攬投員們頂著高溫裝卸貨物。現在從地頭直接發往全國的蜜瓜,48小時就能讓上海、廣州的消費者品嘗到帶有戈壁陽光味道的蜜瓜。
速度提升的背后,是全省郵政“大兵團作戰”的強力支撐。今年7月11日,甘肅郵政在收成鎮召開全省郵政寄遞業務蜜瓜項目啟動會,甘肅省郵政分公司副總經理路新梅表示,在瓜果飄香的7月,甘肅郵政人將以“千辛萬苦不怕、千難萬險不懼”的精神,投入到2025年民勤蜜瓜項目大會戰中,并從13個市州抽調106名骨干組建攻堅梯隊,全力保障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對于合作社而言,郵政的寄遞服務是“定心丸”。“去年發了20萬單蜜瓜,郵政就沒讓我們操過心。我們的金紅寶蜜瓜主要銷往江浙滬。郵政會根據貨量派車,時效有保障,客戶回購率才高。”甘肅宇成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偉清說。大漠綠寶蜜瓜產銷專業合作社的張旭元則坦言:“夜間裝貨,郵政最讓我放心,不用盯著也能保證順利發車。這是通過多年合作建立的信任。”這份信任,讓他從2018年做電商起就認準了郵政。今年他已通過郵政發出12萬件蜜瓜。
2016年至今,從“靠天運輸”到“時效可控”,從散戶肩扛手提到“大兵團作戰”全網聯動,從2萬到158.7萬件寄遞量,甘肅郵政以“金融活水+寄遞護航+渠道拓路”的全鏈條服務,讓民勤蜜瓜從田間地頭走向全國市場,構建起助農增收的良性大循環。
銷售拓路 從“朋友圈賣瓜”到“全網開花”
“家人們看過來!這是咱們大西北獨有的民勤蜜瓜,剛從地里摘的,咬一口汁水直流……”武威郵政在收成鎮蜜瓜交易市場設立的直播間里,“現摘現發”“壞果包賠”的彈幕不斷滾動。主播王國靜舉著剛切開的蜜瓜,向鏡頭前的觀眾展示其成熟度。不到一小時直播間就賣出上千單。這場田間直播,是甘肅郵政今年開展的百場助農直播之一。線下300個郵政網點的展銷專區、8家大型商超直供渠道,共同織就了一張“線上+線下”聯動銷售網。
誰能想到,民勤蜜瓜的“電商路”起步于郵政人的“摸著石頭過河”。2016年,那時民勤蜜瓜的銷售還停留在“散戶擺攤、朋友圈轉發”的階段。“當時一年寄遞量才2萬件。我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教農戶開郵樂小店。”張占龍回憶道。正是這個決定,讓民勤蜜瓜的銷售迎來轉折。年輕農戶很快上手,歲數大的農戶則讓兒女幫忙,微店模式像藤蔓一樣在民勤鋪開。目前,在郵政的持續賦能下,民勤蜜瓜業務量已突破158.7萬件,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
今年,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甘肅郵政在線上組建“郵政主播團”,線下聯動網點設置展銷專區、開展社區團購、建立商超直供關系,多措并舉擴大蜜瓜銷售規模。“我們在拼多多、抖音等平臺都設立了網店,郵政主播幫我們帶貨,線下網點也能售賣,渠道一下子就拓寬了。今年,‘那片沙’‘沙城韻味’等品牌蜜瓜已通過郵政渠道賣出5000多噸。”幸福村莊農林牧產銷專業合作社的李萬金說。同時,甘肅郵政進一步細分市場,對日均發2萬件以上的大客戶給予資費優惠,助力全省電商客戶加大合作;為散戶提供“寄遞+包裝”支持,幫王建業這樣的農戶打通線上渠道;聯動大型商超建立直供關系,讓蜜瓜走進城市貨架。“我們給農戶的收購價略高于市場價,還通過分級銷售幫他們賣上好價錢。”張占龍說,郵政的介入不僅拓寬了銷路,還平衡了市場價格。
直播帶貨、網點展銷、商超直供……多元渠道讓民勤蜜瓜“名氣在外”。“以前是我們找客戶,現在是客戶找我們。有客戶說‘郵政賣的瓜,品質信得過’。”張旭元笑著說。李偉清的抖音賬號也因郵政發貨有保障,積累了不少回頭客:“客戶知道發郵政時效快,下單更放心,我們一天能發5000單呢。”
從“小打小鬧”到“全網布局”,甘肅郵政搭建的銷售網絡讓民勤蜜瓜有了更廣闊的舞臺。線上直播、網點展銷、商超直供多管齊下,不僅帶動蜜瓜溢價20%,更讓“民勤蜜瓜”的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如今,民勤蜜瓜線上銷售占比已達60%,越來越多的瓜農不再愁“種得好卻賣不好”。
金融賦能 從“春播缺資金”到“有保敢干”
“種10畝蜜瓜,買種子、化肥要不少錢,以前春播時節總愁沒本錢。現在有‘蜜瓜貸’,48小時就能放款,還能買保險,心里踏實多了。”王建業說,今年他通過郵政申請的貸款解了春播燃眉之急。
目前,民勤蜜瓜種植面積達16萬畝,但5600戶種植戶普遍面臨“春播缺資金”的難題。針對這一問題,武威郵政聯合武威郵儲銀行推出“蜜瓜貸”專項服務,憑土地流轉合同就能申請,還配套“種植保險+寄遞保障”方案。“我們提前調研種植規模和資金需求,累計投放信貸資金3200萬元,讓農戶從‘靠天吃飯’變成‘有保敢干’。”民勤縣郵政分公司總經理嚴禮介紹,“今年民勤蜜瓜種植面積同比擴大15%,得益于金融‘活水’的精準灌溉。”
不僅如此,武威郵政還推出“助農云”結算系統解決收款難題。“以前收瓜用現金,又麻煩又不安全。用微信提現要手續費,一年下來也是筆開銷。今年通過郵政‘民勤蜜瓜’資金結算系統,收款能夠直接打到銀行卡上,還可自動生成賬單、免手續費,真的是太方便了。”李偉清說。
從“蜜瓜貸”到結算服務,郵政金融宛如一條紐帶,將種植、銷售、回款等環節緊密串聯。“貸款解決資金難題,寄遞保障銷售渠道,存款便捷資金周轉,郵政全方位覆蓋了我們種瓜的全流程。”王建業感慨地說道。
金融的“活水”不僅滋養了農田,也反哺了郵政自身。“通過寄遞服務引流,農戶在郵政辦理存、貸款等業務方面,形成了資金的良性循環。”東湖營業所理財經理曾建華表示。
“從2016年1.2萬件的寄遞量,到如今有望突破千萬,從‘朋友圈賣瓜’到全網銷售,從‘運輸難’到‘48小時鮮達’,郵政始終與瓜農并肩作戰。”張占龍說。從寄遞網絡織密“運輸網”,到渠道創新拓寬“銷售路”,再到金融服務注入“資金源”,武威郵政逐步構建起服務民勤蜜瓜的全產業鏈大循環。
夜幕降臨,隨著最后一輛郵政車滿載蜜瓜駛向遠方,收成鎮的蜜瓜交易市場逐漸歸于寧靜。當“郵政綠”與“蜜瓜甜”在田野間交匯,不僅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更織就了一幅產業興旺、農戶增收的鄉村振興美好圖景。這美好圖景的背后,凝聚著無數郵政人的汗水與智慧,承載著鄉村振興的無限活力。
來源:甘肅日報